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近年来,昭平县充分发挥山林生态优势,大力发展林下生态养殖产业,积极引导村民以特色养殖业带动经济发展,助农增收。
9月15日,记者来到昭平镇塘山村生态山猪养殖点,放眼望去,树荫下随处可见一群群体型健壮的山猪不停地跑来跑走去觅食。
年,该产业负责人陆达钦从梧州市蒙山县引进了23头种猪,经过这几年的努力,在获得经济效益后,他便开始大规模培育仔猪,并成立了淼鑫缘电子商务联合社。该产业还实行整猪屠宰分割,不进超市、不进菜场、不进餐馆,将猪肉直接从屠宰工厂配送到自营销售点。
淼鑫缘电子商务联合社负责人陆达钦告诉记者:“一头放养山猪从出生到出栏需要12个月-至18个月的时间,达到出栏标准后,重量起码有斤以上。现在1斤放养山猪肉售价30元左右,1头猪的总收入大约有元,去年我们一共宰杀了多头山猪,收入达45万元。”
白天,让山猪自由到山林里觅食、走动,傍晚,则统一赶回食物投放点“用餐”,主要喂食豆渣、米糠等,这种放养模式方式既可以大大节省养殖成本,又让山猪有足够的运动量,确保了肉质和营养价值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,尝到甜头的陆达钦,自己致富了也不忘周边村民增收。他实行灵活的方式带动农户增收,一种方式是让农户从合作社中领取仔猪代养,要求农户至少放养6个月以上,以确保山猪的肉质。他对农户代养后的山猪进行保价回收,并支付相应的酬劳给农户;另外一种方式是提供养殖技术,指导农户自行养殖、销售,这两种养殖方式都让群众很乐意很积极。目前,该养殖点有头放养山猪,另有多头仔猪已分发给农户代养。
塘山村生态猪养殖户欧秀婵说:“我自己家里有猪栏,今年我领养了80头山猪,联合社给我们提供饲料与技术,我感到很放心。”
这种放养方式既充分利用了林地资源丰富的优势,又实现了经济、生态效益“双丰收”,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。
声明: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。邮箱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abmjc.com/zcmbzz/6745.html